中关村光鲜亮丽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2019.10.20 18:11:46 阅读:700 报告下载

从新技术中转站、电子配件及计算机卖场、到如今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到中关村科技园区,再到如今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中国硅谷”向“世界中关村”奋斗了40年。



我们看到了中关村现在的风光,也看到了国家寄予中关村的厚望,但是在这40年里,中关村从无到有,毫无经验地摸石头过河,一点一点打造那个中国人梦想中的“中国硅谷”,在创立之初,即确立了“中国硅谷”这一定位,学习硅谷,虽然组织了多次赴美学习交流,但是看到的,学习到的也仅仅是硅谷的“型”,没有真正做过,就难以体会硅谷成功的“魂”。


无论是产业、招商、规划、服务、管理体系等多方面都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难题,中关村是如何一步步创出来的?【方升即将发布的《中国产业园区企业发展历程研究报告》中选取的8家全国代表型企业中,就包含中关村,报告内将详细分析记录了中关村在这40年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作出的各种应对,为行业还原一个最真实的中关村。】


中关村作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个典型的国有园区,在漫漫的奋斗道路中,纷繁复杂、变更频繁的管理体制一直是绑在中关村身上的一个枷锁。


形同虚设的试验区办公室


1988年5月10日,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的前身,下称试验区)正式成立,并在当月正式发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也就是针对新技术产业的十八条优惠政策,俗称十八条。以海淀区人民政府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办公室(当时还没有管委会一说,下称办公室),属于副区级。当时的试验区以当时海淀区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中心,划了100平方公里设立试验区,因为全部位于海淀区内,以海淀区为主成立办公室看似理所当然,但事实上却问题重重。

在试验区正式运营时,才发现仅属于区派出机构的办公室遭遇了各方掣肘。单独为试验区发布实施的十八条都无法完全落地,真正落实的仅有“两条半”:


一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当时一般企业的税率是55%,在中关村试验区是15%,且“三免三减半”,实实在在的实行,对企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二是税收返还,以1987年企业上交税收为基数,增值部分全部返还给海淀区用于试验区建设。


剩下的半条就是设备进口管理,当时市里机电产品进口审批办公室把初审权力下放给试验区办公室,他们只要一见中关村试验区的章就放行,但只实施了5年,时间极短。


当时的十八条优惠政策的实际执行权在中央有关部委、市有关委办局手中,区、市、中央三方对于产业发展都有着自己的规划,小小的一个区派出机构根本无法协调其中关系。


更加形同虚设的协调委员会


政府得到办公室反馈之后,在办公室成立的2个月后,迅速成立了协调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协调委员会,由时任北京市副市长陆宇澄任协调委员会主任,希望调和三方关系。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协调委员会并没有什么实权,更像是个“劝架者”。作为突然出现的“劝架者”,并不了解试验区的整体情况与需求,也不了解海淀区区政府的诉求,对于中央及市有关部委对全市产业的整体规划也是不甚了解,“劝架失败”也就在意料之中了。最终市区两级冲突仍然存在,优惠政策还是难以完全落地,协调委员会的处境极为尴尬。


逐渐尴尬的管委会


试验区从1990年8月成立之后一直忙于梳理自己的“管理体制问题”,市区两级的冲突导致试验区的发展十分滞后。市政府在1997年再次针对中关村管理体制问题作出了新的调整,设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下称管委会),由时任北京市副市长任首届管委会主任,成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属于正局级。档次到位了,级别够高了,这下试验区该走入正轨了吧!


但是管理体制问题还在源源不断的找到中关村,从最初只有海淀园的中关村到1区16园,中关村大小管委会模式的弊病愈发明显。

中关村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级别有了,但是并不具备任何管理职能,中关村管委会的职能定位只是研、规划、协调、督办、服务。以中关村管委会人才资源处为例,其职能定位是负责引进海外人才;人才服务;企业培训。而企业引进人才落户,各园区企业只需将申报材料报给各区政府职能部门,政府部门根据政策可以直接审批,无须通过各园区管委会,更不需要报给中关村管委会。可以说,中关村的管理体制,从办公室到协调委员会再到管委会,他的定位都极其尴尬,完全就是形同虚设。

中关村管委会的形同虚设,也就意味着市政府对中关村失去了掌控,实际的管理者还是各级区政府。1区16园,区域越扩越大,真正适合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区域真的有那么多?适合中关村定位的高科技企业数量真有真么多?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市政府市区实际掌控权的中关村,各区政府为了争夺有限高科技企业资源,产生了恶性竞争,甚至引入了不符合中关村定位的企业,毕竟区政府也是有“KPI”的!


面对这些问题,市政府希望通过国资委旗下的北科建和电子城与各区政府合作发展园区的方式,重新获取话语权。但是结果还是如此残酷,合作模式下的园区,实际管理权还是在小管委会手中,中关村管委会的处境依然十分尴尬。


“掌权”的中发展时期


于是,没钱没权的中关村管委会提出改革要求,希望提高中关村管委会的职能。在2009年,市政府为了加强对中关村的统筹管理能力,由中关村管委会旗下的国资中心成立中关村发展集团(下称中发展),以园区项目入股的形式,收拢了中关村内的所有园区,使中关村管委会对于中关村园区获得了话语权。

随着中发展的成立,将各个园区财产都集中在了中关村管委会的手里,那么之后新增入园项目,中关村管委会,市政府都能直接过问了。尽可能地避免市区两级的矛盾,也让中关村可以不遗余力地统筹不同部门的资源,集中发展中关村。使得中关村管委会和中关村发展集团成为发展中关村的“双轮驱动”,由中关村管委会主要负责行政管理、政策制定、调研;中关村发展集团则负责具体执行,负责重大项目,土地开发建设等,使得中关村结束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统一规划管理的局面。


中关村的管理体制回到了正轨,大家终于可以力往一处使,一切欣欣向荣,大圆满结局!


但是问题又来了,各个区政府失去了中关村中园区的管理权,但区政府的“KPI”指标还在那边!为了完成“KPI”只能自己再做一个园区,一个自己有话语权的园区,来完成自己的“KPI”,中关村内部的恶性竞争没了,但是外部竞争问题逐渐显现。


中关村管理体制再一次出现了问题,困难总会一直出现,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去逃避才是中关村成功的法门!


中关村作为中国高科技园区的先行者,在前行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才有了现在的中关村。在40年发展历程中,中关村遭遇并解决了高科技产业园区发展的各类问题,方升研究在《中国产业园区企业发展历程研究报告》中的中关村板块中将展示一个完整而真实的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园区的从业者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