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建了,生物医药园熄火了


作者:万山一把锁 2024.11.08 14:27:42 阅读:152 报告下载

这几年,各行各业都在收缩,曾经风光无限的生物医药也没能逃过一劫,企业一个接一个的倒闭,裁员一波又一波。


仅在今年,强生、碧迪、美敦力、爱德华生命科学等医疗器械领域的巨头企业,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员。


而企业倒闭、裁员现象的背后,实际反映的是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全面萎缩,而与之对应的,则是生物医药园区出租率的持续走低,以及空置率的不断攀升。


不可否认,曾经被市场争相追逐的生物医药园区,如今也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png


近年来,为了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一环,生物医药产业天然具备高速的增长特性,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


数据显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已经突破15%大关,俨然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因为,一旦新药研发成功,并上市销售,势必会带来巨额的利润回报。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虽然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但也借着这股东风,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


一边是政策的大力支持,一边是自带的高收益属性,生物医药迅速成了香饽饽,并且博得了资本巨头们的青睐。


资本的强势介入,也为生物医药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当时资本的眼中,生物医药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只要押中了,就能顺利走上人生巅峰。


而这一切美好的现象,都是建立在当时普遍乐观的经济预期之上的,可现在的情况大家心里都有数,经济下行,产业环境收缩,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生物医药领域,除了自带的高收益属性之外,对资金也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而且还伴随着研发周期长、风险高等挑战。


这就意味着,想要达到理想中的高收益,前提就是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进去。


但现在,大环境低迷,投资的生物医药企业收益也很难达到预期,在对未来预期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投资机构也纷纷选择了勒紧裤腰带过活。


很明显,投资机构的投资意愿在降低,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留实力,也就出现了资本大面积退出的情况。


没了资本的助力,生物医药产业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规模的收缩,企业倒闭了,园区也空置了。


2.png

随着市场环境的持续紧缩,生物医药园出租难,空置率高的问题也在进一步凸显,即便不少园区采取了降价的措施,也很难有效吸引企业入驻。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现在同类型的生物医药园区实在太多了。


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在发展初期就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作为承载生物医药产业的园区,发展势头也异常迅猛。


一时间,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大量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并且迅速赢得了众多生物医药企业的关注和青睐。


彼时的经济发展向好,不用耗费太多精力,还是能够吸引企业自动找上门来。


可现在不一样了,全国各地的生物医药园区一抓一大把,并且还有源源不断的载体涌入市场,但尴尬的是,市场中压根没有那么多企业存在。


一边是企业批量倒闭,一边是园区大量涌现,当建设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的速度,园区的空置率也就越来越高了。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各地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盲目跟风现象非常严重。


不少园区在建设的初期阶段,就开始盲目跟风热门产业领域,今年人工智能火,就削尖了脑袋往人工智能钻,明年低空经济火,就拼命往低空经济冲。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所以也就有了生物医药火了之后,大家一股脑跟风生物医药产业的情况。


最终的结果就是,园区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放眼望去,市场上的园区基本都是一个样。


尽管每个园区都自诩为专业园区,但实际情况是,并不是每个所谓专业的园区都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


特别是在竞争激烈,企业资源稀缺的当下,那些缺乏专业能力的园区,就天然的很难在招商竞争中脱颖而出,招商也就越来越难了。


3.png


招商越来越难,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生物医药园区同样如此,想要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就需要不断打磨自身的产业服务能力。


现在,单纯为企业提供一个物理空间作为载体,肯定没办法满足他们对园区的高标准高要求。


关键在于,园区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在美国,生物医药行业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几家头部企业牢牢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并且拥有着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相比之下,国内的生物医药产业构成则截然不同,更多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也自然较弱。


基于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从项目立项到最终投产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还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再加上当前市场处于收缩状态,中小型企业倒闭或停产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了。


为了帮助中小型企业更好发展,在招商方面更具优势,园区就需要满足其在研发、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多样化需求,以及提供医药冷链仓储物流、危废处理等一系列特色化的专业服务。


除了提升专业产业服务能力之外,在招商方面,也需要找到一个更加细分的招商领域,比如蛋白质工程,细胞治疗等。


在规划园区的产业定位时,往往会存在一个误区,都知道生物医药好,所以就简单地将园区定位为生物医药产业方向,却忽视了该领域内细分类型的多样性。


其实,生物医药行业涵盖广泛,如果仅仅按照大类招商,最后的园区一定是鱼龙混杂,成为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特色的综合型园区。


这样的园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难吸引优质企业,也难实现良好的运营效果,空置率也就越来越高。


另外,抓住即将投产,或接近临床三期的项目,是确保园区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产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如果项目没有进入后期阶段,不仅会带来极大的倒闭风险,还会给后续的招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然而,一旦项目进入临床三期乃至投产阶段,稳定性就会大幅提升,不仅可能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对载体的需要也会增加;对政府来说,还能迅速产生相应的税收和产值。


所以,为了保障园区未来的收益,以及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我们必须在选择投资的企业上面,进行更加严格的筛选。


生物医药,作为高度知识密集和技术驱动的行业,其发展进程中,高校资源+医疗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资源与研究平台,包括先进的实验室、高精度的仪器设备,以及规模庞大的数据库,这些都在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高校与生物医药园区的合作,不仅能够极大地加速产学研一体化进程,还能加快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的步伐。


当项目进入临床测试阶段之后,就需要庞大的医疗资源作为支撑。


我们都知道,生物医药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投产并获得回报,但仅凭企业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实现项目的最终落地的,这就需要园区与医生、医院构建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因为,产品研发成功过后,如果不能和医疗领域的专家及机构实现有效对接,产品就很难充分展现它的价值。


但如果医院能够与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深度融合,这不仅能够极大地推动产品顺利迈向量产与销售阶段,更能从源头上解决产品的市场拓展与销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