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禾页 | 2024.11.13 17:29:49 | 阅读:161 | 报告下载 |
以往,税收返还政策是各地招商引资、吸引龙头企业的关键策略,然而,6月13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公布,并于8月1日起施行,这一局面发生了变化。
刚开始我们接触的一些地方政府,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此次条例的严重性,仍然抱持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然而,他们未料到的是,随之而来的违规税收优惠、财政奖补的全面审查、清理,彻底终结了税收洼地式招商的内卷时代。
从宏观角度审视,税收返还政策的废止确实促使了过度依赖政策优惠的招商策略回归到公平竞争的轨道,并且对各地的招商引资方式产生了变革。
最明显的就是在8月1日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之后,江苏、安徽、山东等省份已开始撤销地方招商部门。在后税返时代,地方政府失去了至关重要的税收返还工具,逐渐从招商引资的前台转向幕后,地方平台公司将承担起招商引资的主要责任。
然而,诸多地区由于长期沿用的招商引资模式,政府主导招商,而平台公司则承担开发建设和提供基础园区服务的职责。自8月1日起,地方政府正式退出前台,导致招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面临体系缺失、模式不足甚至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
在我访问的省会城市的一家平台公司中,专职负责招商的员工仅有一人。以往,许多工作是在建设完成后,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人员来协助政府招商和签约工作。现在,招商任务转交给平台公司后,不仅缺乏相关经验,而且实际上无人承担。因为当地国有企业编制只增不减,无法为招商团队提供额外的人员编制,目前仅由总经理带着一名招商人员负责相关工作。
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地方政府开始探索建立专业的招商公司,解决区域内平台公司招商难以推动的问题。包括地方政府越来越多提及的资本招商,希望绕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通过资本招商的方式来代替过去的税返招商。
但是在后返税时代,当规则相对公平的情况下,无论是传统招商引资还是资本招商,营商环境和区域产业生态才是决定性因素。不仅决定了企业的选址,更是决定了企业落户之后在当地的发展情况。毕竟当投入重金资本招商而来的企业,因为当地的产业情况、市场情况导致发展受阻甚至遭遇滑铁卢,对于政企双方都是难以接受。
这也就是为什么投资机构跨界拿地做园区,鼓吹的产业资源最后无法在园区内“变现”的关键原因。你确实是股东,但你园区所在地因为区位条件、营商环境、人才因素、产业生态等各方面原因并不适合企业发展,企业也不会来,即便不得不来,最后也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除了愈发明显的招商困境之外,随着与更多家平台公司的交流之后,我发现在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之后,有大批的国有平台公司的园区出现大量的企业租金债务问题。
一方面确实有部分企业发展遭遇问题,存在拖延房租的现象,但是当中有一批企业是因为在税返政策叫停之前,跟地方政府商讨了相关的税返政策,突然的叫停,地方政府只能强制停止了税收返还,企业方可能迫于资金问题、也可能希望借此博弈,开始拖欠园区租金。
因为地方政府突然撕毁的约定,企业方故意拖欠租金,最终导致地方平台公司也被迫陷入了这场“三角债”危机,大笔租金难以收回。
对于目前的地方平台公司而言,不仅仅是招商问题难以解决,更是现有的入驻企业退出率的陡增,以及现存企业租金难以收到的尴尬处境。一方面平台公司因为地方政府给到的出租率绩效指标,捏着鼻子不得不被迫默许企业的租金拖欠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返税政策的突然叫停,企业感觉遭受损失,通过拖延租金的形式施压或者说是希望以另一种形式拿到过去承诺的税返利益。
虽然如今12万亿化债大幕已经拉开,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的债务压力逐渐减少,但过去承诺的返税遗留问题最后是否需要由地方平台公司来买单?